沃尔格林联合博姿(NASDAQ: WBA)即将退市前,这三件事你必须知道
作为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品零售商之一,华尔格林联合博姿(Walgreens Boots Alliance)门店遍布全美各地,早已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作为一项投资,它的表现近年来却乏善可陈。而如今,华尔格林正走向私有化。在你考虑是否投资WBA股票之前,这三点你必须了解。
1. 业务基本面持续疲软
当前分析华尔格林的投资价值,首先必须面对一个核心事实:其业务表现近年来始终低迷。这并非华尔格林独有问题,整个零售药房行业都面临结构性压力。但公司自身的一些战略选择,加剧了困境。
例如,华尔格林曾大举进入药品福利管理(PBM)业务,但很快发现这并不是管理层期待中的增长引擎,最终被迫退出该领域。随后,公司又押注于新兴的医疗诊所业务,但同样未能达到预期。
再加上冗余的门店网络、臃肿的零售架构,华尔格林显然需要一场彻底的业务重塑。
尽管公司已经开始推进重组计划,但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不容易实施。比如,为了保留现金、支持转型,公司决定削减股息,这虽然有利于长远发展,却遭到了投资者的强烈反弹。
这也引出了第二个关键点。
2. 华尔格林将被私有化
在企业转型的关键阶段,私有化有时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与执行空间。相比上市公司,私营公司不必频繁面对资本市场压力,可以更专注于长期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为此,华尔格林已与私募基金Sycamore Partners(西卡莫尔合伙公司)达成收购协议。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届时,股东将以每股11.45美元现金对价完成交易。
这意味着,如果你现在买入WBA股票,这就是你可预期的唯一回报,也是本次交易的明确上限。目前WBA股价略高于收购价,存在极小的套利空间(下文将详细讨论)。
总结两点核心结论:
- 第一,华尔格林将不再是一项长期可持有的投资,因为它即将退出公开市场;
- 第二,当前买入的回报空间几乎为零,甚至可能为负。
尽管华尔格林在商业模式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但就投资角度而言,当前并非大多数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3. 可能存在的额外收益机会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终结。
此次私有化交易的“彩蛋”在于:华尔格林正在寻求出售其医疗诊所业务(即先前所提及的新战略业务)。这一出售预计将在公司私有化之后进行。为了给本次收购增加吸引力,Sycamore Partners为现有股东提供了一项附加权利:未来可参与诊所业务出售所得的一部分收益分配。
该权益预计最高可能达到每股3美元,这意味着在收购完成后,股东还有最多25%左右的潜在额外回报空间。
但这里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任何时间表、也没有价格保障。你可能在交易完成第二天就收到额外回报,也可能几年内分文未得,甚至什么也拿不到。
因此,这种结构更适合愿意承担不确定性、偏好特殊事件驱动策略的激进型投资者。尽管医疗诊所业务可能具备一定价值,但当前很难量化其潜在售价或变现时间。
总结:华尔格林的公开市场故事已进入尾声
华尔格林作为上市公司的旅程即将落幕,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一故事也基本告一段落。虽然未来诊所业务出售可能带来额外收益,但这种高度不确定的回报模式,仅适合少部分愿意博弈特殊情境的投资者。
从长期来看,华尔格林或许有机会在业务整顿完成后重新回归公开市场。如果那时公司已成功实现转型,届时可能将以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更健康的业务模型重新赢得投资者青睐。
但至少目前,这是一项处于收尾阶段的投资,而非增长故事的起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港股投资 » 每股11.45美元+或有3美元潜在红利,华尔格林值得“最后一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