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投资股市,却没有时间深入研究个股,那么投资标普500指数基金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自1957年创立以来,这一覆盖广泛的大盘股指数年均回报率约为10%,长期来看,大多数专业基金经理都难以跑赢这个指数。这也是“指数投资之父”、先锋集团(Vanguard)创始人John Bogle一再强调的理念:与其试图战胜市场,不如直接拥有整个市场。
然而,有一只股票却长期稳定跑赢标普500指数——那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NYSE: BRK.A)(NYSE: BRK.B)。自1965年5月10日沃伦·巴菲特正式掌控这家当时仍是濒临破产的纺织公司以来,一笔当时仅为1,000美元的投资,如今价值已接近4,500万美元。而同期投资标普500指数(含分红再投资)的收益,仅增长至大约33.9万美元。
诚然,历史业绩无法保证未来表现。但如果我只能选择一只股票并持有几十年,它依然会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理由很简单:以下四点让它成为理想的“买入并持有”型投资标的。
1. 多元布局,覆盖“常青行业”
在巴菲特的领导下,伯克希尔·哈撒韦逐步剥离了原有纺织业务,并陆续收购了众多跨行业公司,涵盖保险、能源、铁路、房地产、零售以及消费品等领域。其最重要的子公司包括Geico、BNSF铁路以及伯克希尔能源公司,同时还拥有Duracell、Fruit of the Loom、See’s Candies等广为人知的消费品牌。
这些业务大多数属于“常青产业”。2024年,伯克希尔分别有19%和29%的营业利润来自保险承保和保险投资业务。由于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经济下行时一般不会削减保险,这两大板块具有较强的抗周期能力。
BNSF铁路和伯克希尔能源在2024年分别贡献了11%和8%的营业利润。虽然这两项业务更具周期性,但只要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它们也将稳步前行。正如巴菲特所言:“美国经济总体将持续增长,虽然并非每年、每周、每月都如此。”
2. 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助力投资组合增长
尽管庞大,伯克希尔的长期战略却十分清晰:通过核心业务不断创造大量现金,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壮大其极具关注度的投资组合。
从2004年底至2024年底,伯克希尔账面上的现金及等价物从747亿美元激增至3,342亿美元。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末,这一数字更进一步升至3,477亿美元,占其总市值(1.16万亿美元)的30%。伯克希尔将大部分资金配置在短期美国国债上,甚至其持有的国债数量已超过了美联储。
目前,其投资组合总值为2,774亿美元,占市值的24%,公开披露了对44只股票的持仓。其中前五大重仓股为:苹果(22%)、美国运通(15%)、可口可乐(15%)、美国银行(10%)和雪佛龙(6%)。这个投资组合本质上就是一个由巴菲特亲自掌舵的基金,也使得伯克希尔成为标普500指数基金的有力替代选项。
3. 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
巴菲特更倾向于以“营业利润”这一指标来衡量公司增长,这一数字排除了股市投资带来的波动性收益与损失。从2004年的8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
目前伯克希尔的市盈率为25倍(基于2024年营业利润)。虽然这不是超低估值水平,但考虑到其规模、多元化布局以及“避险股票”的市场地位,这一估值溢价是合理的。
4. 接班人有望延续巴菲特风格
投资者当前最关注的问题,是巴菲特即将退休。他计划将公司交棒给现任伯克希尔能源公司董事长兼CEO的Greg Abel。虽然Abel并不以选股见长,未来或许在优化投资组合方面存在挑战,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已经在伯克希尔任职25年,深谙公司的运营哲学。
我认为,Abel不会偏离巴菲特为公司制定的“游戏规则”。只要他能延续保守稳健的投资风格,并持续发展旗下现金流充沛的子公司业务,伯克希尔的整体经营将保持稳健。
伯克希尔·哈撒韦:值得“买入、持有、遗忘”的终极投资标的
也许伯克希尔·哈撒韦不是一只“令人兴奋”的成长股,但它极有可能持续跑赢标普500指数。正因如此,它成为了那些想要在未来几十年中实现财富稳步增长投资者的理想选择——一只真正值得“买入、持有、然后忘记”的终极股票。
文章作者:Leo Su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美港股投资 » 巴菲特之选:为何伯克希尔·哈撒韦是未来几十年唯一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